決定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這是讓我越看越驚豔的一本書!讀到一半,我抑不住心中的惶惶感,必須丟下書本、平復思緒後才能繼續消化下去。同時腦海裡也不斷轉著朋友名單,最近有誰想拋下一切去旅行的呢?我好想好想把這本書送給他!「篇幅過短」、「字淺」、「意白」-可一頁頁都是來自作者最深的體悟,寫得很勉強!就像是臉書的粉絲專頁上發布的小語一樣,在我耐心讀下去後,感受到的卻是作者一心一意想與我們分享的懇切。
坊間有太多太多太多讓你想拋下一切、全心全意鼓勵你出走找尋自我的旅遊書了,他們會說:「出發了!就能找到真正的你!」、「旅途中的總總,會在你的日後繼續發酵。」、「來吧!像我一樣!勇敢、快樂、無懼地勇往直前!」然後書中併有大量篇幅告訴你這趟旅途中、他們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是如此地令人心生嚮往,就好像只要和他們一樣踏出那一步,你也就能遇到那些美好一般。
但是,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這本就是讓你在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後持續思考人生課題的書。我感覺像是在上大學時的那堂哲學課,他不告訴你正確的答案,因為答案在你自己的心中,他和你說的,是這樣做、和那樣做之後可能的後果,一切皆無對錯,只有結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要決定出發去旅行,很簡單,你可以告訴自己「就去吧!就去吧!」然後不顧一切的往前飛。但是,旅行中途你會有對人生困惑的時候,回來以後,面對四面八方的質疑和不認同,你選擇的是再次出走、還是往事過眼雲煙的再度認命?書中有大半部分主題圍繞在「旅行結束後,才是真正的開始」上,我覺得非常好!如果你在外飄泊過半年一年,推薦你回來看看這本書,旅行是要讓你「別再錯過」,而你得「記得回家」、「學會付出」、「給自己留在這塊土地的理由」、「沉澱一下」、「找到人生的價值」,然後,只要有持續在超越自己就好了。
這次用聖誕老人形狀的小便利貼當標籤,覺得可愛~ 不過聖誕老人的眼睛是鏤空的,偶爾會被嚇到XD 書摘做完我要把聖誕老人們一一撕下回收,好吧以後不要用便利貼當標籤了啦!浪費紙!當初根本被造型迷惑才買,完全無用武之地呀這些小東西。
- 為何不要工作?也不要打工?因為你現在已經陷入兩難的抉擇,想在兩者之間「得到」最有利的答案。如果你今天反過來思考,要在這兩者之間擇一「失去」,令你最害怕失去的答案,就是你最要把握住的,這是要你學會不讓自己有遺憾,同時也學會承擔未來。 — p.48
- 「人生遇到瓶頸時,不要慌,不要害怕,直接把瓶子砸了就行。」 — p.49
-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要只為了賺錢、創造更多的價值、顧及長期利益和整體利益。 –p.52~57
- 錢就好比汽油,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汽油,而是為了將汽車加滿油後,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 p.53
- 「既然你已經出來了,輸贏就先放一邊吧,如果你正在做自己,那就是成功了。一個人這一輩子只須學會一件事,就是不斷超越自己。」 — p.60
- 長大以後可以玩樂,但不能過度放縱。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關鍵在於要「節制」而非「限制」,節制就是適可而止、有紀律和懂得自我控制;限制是不斷壓抑自己。 — p.135
- 試著去追求簡單:「不管開什麼的車,最終都是為了移動這個簡單的目的;不管吃什麼樣的食物,都是為了要獲得飽足;住什麼樣的房子,都是要個簡單的安全感。」「當你學會簡單地去感受一切時,快樂就會自己找上門了。」 — p.163
- 「無論在外面多久,都要努力找一條回家的路。」 — p.167
- 或許曾經有同樣的夢想,但心中的理念卻不同。(……)雖然我們走在不一樣的道路上,卻面對一樣的方向,都努力想要成為最好的人。 — p.171
- 「自大與自信之間就像兩座山頂,謙虛就像座橋樑,可通往兩者之間,你要學會是建橋樑,不是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愚公移山。」– p.177
- 「書到用時方恨少」,旅行前,以為知識是為了追求卓越,行萬路後,才了解知識是為了品嚐生活。「在書中旅行,在旅行中讀書。」讀書和旅行就像雙眼,少了一隻眼睛依然可看到前面的世界,角度卻無法看得比較廣。 — p.214~216
- 父母拒絕小孩選的路,不是為了要否定小孩,而是他們看不見這條路會通往何處。 — p.220
- 因為我們都不相信自己,所以把大大小小的決定權授予別人,讓自己可以轉移面對選擇的焦慮感。 — p.247
- 旅伴就像是上來來去去的乘客,無法永遠在一起,正因為他們的離去,才能空出留給下一個朋友的座位。
- 有時不經意看到氣象預報提到這座城市,你總會多留意一眼;要不,在路上聽到來自那城市的語言、口音時,你總會刻意上前與那個人攀談,聊上幾句。每個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座城市吧!這城會是你的故鄉,會是你經過的地方,會是你曾經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地方,或者,那是一個你從未去過的地方。你喜歡它,是因為城市裡有你惦記的某個人、某個事物。(……)你發現,回憶中身處這座城市的所有時刻,都是令人難忘的美麗記憶。 — p.249
- 七年級的生活,很瘋狂、很刺激、很理想、很無奈、很有意思。 — p.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