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第一次接觸到西班牙文是在大學開學首日下午的會話課上,台籍會話老師 Lidia 表情生動又肢體豐富地用西文開心問候、歡迎我們,並請我們打開課本開始練習字母發音,以及簡單的問候語句。
那兩個小時的課上,我的表情一直很「挫賽」!
和我同一班的同學們都是早半年便推甄申請上的優秀青年,我後來才發現原來拿那半年來玩的人只有我啊?很多同學出國進修、甚至到補習班開始先修西文,接觸第三語言的頭兩小時我狼狽不堪,下課鐘響我還是無法自己順暢念出字母發音,更別說幾句制式的問候語了。那天晚上,同班的兩個室友和另外三個不同系級的室友們在分享一整天的所見所聞,我戴上耳機開始聽CD 努力記發音,腦裡滿是挫折,然後,我說我要睡一下,躲在床鋪棉被裡挫折地哭了。
課上,我右手邊坐著一個很漂亮、五官輪廓很深、大眼睛、膚色如蜜的嬌小女孩,她沒有帶課本,第二堂課才進教室,必須和同伴對話時老師笑咪咪的請我們一同練習,我如同啞巴吃黃蓮開始偷看周遭同學的動靜,她支著手摸摸頭髮,面帶微笑地指著課本上的句子一個字、一個音節的帶我發音!下課時偷聽她和老師說話,才暗自發現她過去已經先讀過一學期,到這次才又復學。
星期二早上的文法課,我又看見她,很快樂地互打招呼後她說:「可以和妳坐嗎?」當然好!她叫Gisela, 來自香港,我們上課都不是很專心!其實我們的交友圈和生活圈都不太一樣,但不知為何上課時我倆總愛坐一起吱吱喳喳講個不停(大笑)我說,她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島外友人,前面老師西班牙文講個不停,旁邊是Gisela 嘰哩咕嚕不流利的中文、偶爾蹦出的廣東話和一急就開始傾瀉的港式英文。偶爾,上課前會互相通個電話,下課時也會一起去覓食,到彼此的住處看看、晃晃,考前約個地方見面一起練習會話、互相打氣。
這就是我們的全部了,升上大二後,Gisela 沒有和我同班,共同課不多,越來越少看到她,直到有一天,朋友和我們說她已經離開台灣,回到香港去了(吧)。
我一直都記得她,在大學時第一個不是因為同住宿舍而認識的同班同學,我們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彼此友善,也真誠互相關心過。交集更少,再到她離開後,我在心裡默默祝福她,希望她過得很好很好。Gisela 不太常使用社群網站,我們曾給留言過各一兩次,知道彼此都惦記著有這麼一個朋友,而對方還健康的在這個世界上,足已。
去年年底,Gisela 透過社群網站和我說她要來台灣了!不曉得能不能和我見上一面?我們當時只粗淺的相約一天下午見面,我給了她我的手機號碼,方便她到台灣後再跟我聯絡。心裡是忐忑不安的,甚至是做好被爽約的準備,可能她這次來很無聊要找個地陪吧!畢竟近四、五年沒聯絡了,對對方的近況、動向完全未知,我也猜過當天會不會很難熬啊?她當時和班上其他同學也沒很熟呀,台灣她待了幾年,我也沒什麼好招待的,還可以聊些什麼呢?
要見面的前一天,我們才約了確切的時間和地點。
真的見到面的時候,才發現還有她的一位澳門朋友。看到她笑盈盈地朝我走來,真的、Gisela 完~全~ 沒有變哪!我配合她們本來就規劃好的行程,去吃了鼎泰豐,逛了永康商圈和師大夜市,就這樣度過了一下午和一晚上,就像我和每個女朋友會度過的一樣。沒有敘舊,畢竟真的沒什麼好講的,但是她和我說其實她都有在定期我們幾個朋友的動向!知道朋友們現在大概在做些什麼,也知道最近我爸我媽又說了些什麼蠢話XD 心裡真的很溫暖,她沒有忘記過我們啊,那麼多年來,有個朋友在島外另一端默默關心自己的感覺真的很好、很棒!
捷運站票口分開前,我看著她,心裡滿是激動,這麼這麼久以來,沒想到我們還能見面、還能一起開心地度過一整天,第一次和他人開口要求要「抱一下!」的,緊抱一次又一次,過去幾年的分離都不是距離,我們始終珍惜著這段緣份,雖然都知道下次見面遙遙無期,「我結婚的話妳會來嗎?」Gisela 嚇到,隨即又笑開:「會啊會啊當然!妳一定要告訴我喔!我一定會飛過來!」「哈哈哈哈,我不一定會在台灣結婚啊對不對?」
我們又再度離別了,還是沒有相互承諾下次的聚首,可我知、她也知,彼此都有把對方重重的放在心口上,就好了。